人工挖孔桩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基础工程形式,通常用于各类建筑物地基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当桩孔需穿越岩石层时,会显著增加施工难度、时间和成本,因此需要额外计算入岩增加费。以下将从入岩增加费的计算规则和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两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人工挖孔桩入岩增加费的计算规则
人工挖孔桩入岩增加费的计算通常基于国家和地方相关的建筑工程定额或合同约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入岩判定标准:入岩是指桩孔深度进入岩石层的部分。通常,岩石层的界定依据地质勘察报告,如强风化、中风化或微风化岩层。入岩深度以实际进入持力层(如微风化岩)的深度为准。
2. 费用计算依据:入岩增加费的计算多采用定额法或实际测量法。常见方式包括:
- 按入岩深度计算:根据入岩部分的体积或深度,乘以单位费用。例如,某地区定额规定,入岩深度每增加1米,费用增加一定金额(如每立方米或每米计费)。
- 按岩石硬度分级:不同硬度的岩石(如软岩、硬岩)对应不同的费率。通常,岩石越硬,施工难度越大,增加费越高。
- 合同约定:在工程合同中,可能直接规定入岩增加费的计算公式,例如基于实际入岩体积乘以协商单价。
3. 计算示例:假设某人工挖孔桩设计深度为20米,其中5米为入岩部分(岩石层)。若定额规定入岩增加费为每立方米500元,且桩径为1米,则入岩体积约为3.14 × (0.5)^2 × 5 ≈ 3.93立方米,入岩增加费约为3.93 × 500 = 1965元。实际计算中,还需考虑超挖、护壁等因素。
4. 注意事项:计算时需以现场实际测量和地质报告为准,避免争议。同时,部分地区或项目可能对入岩深度有最小限制(如不足0.5米不计费),或采用综合单价包干方式。
二、人工挖孔桩施工概述
人工挖孔桩施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定位与放线: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桩位并标记。
2. 开挖土方:采用人工或小型机械逐层挖掘,每层深度约1米,并及时支护孔壁(如采用混凝土护壁)。
3. 处理岩石层:当遇到岩石时,需使用风镐、爆破等特殊工具破碎岩石,这阶段是入岩增加费产生的主要环节。施工中需注意安全,防止塌孔和岩石碎块伤人。
4. 清孔与验收:挖至设计深度后,清除孔底杂物,并检查孔径、深度和岩石情况,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5. 钢筋笼安装与混凝土浇筑:放置预制钢筋笼,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桩体。
人工挖孔桩入岩增加费的计算需结合地质条件、定额标准和合同条款,确保公平合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安全规范,以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如果您有具体项目需求,建议咨询专业工程师或参考当地建筑工程造价文件。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nzywk.com/product/214.html
更新时间:2025-10-17 0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