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大全 >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记录与流程详解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记录与流程详解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记录与流程详解

人工挖孔灌注桩作为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桩基形式,以其设备简单、成本低、施工灵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本文详细记录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流程、关键控制点及注意事项,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一、施工前准备

  1. 技术交底: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及施工方案,明确桩位、桩径、桩长及持力层要求。
  2. 场地平整:清除地表杂物,设置排水系统,确保施工区域稳定。
  3. 测量放线:依据控制点精准定位桩心,并设置护桩以便校核。
  4. 材料与设备准备:备齐钢筋、混凝土、模板、卷扬机、通风机、潜水泵及安全防护设施。

二、挖孔施工流程

  1. 开挖桩孔:
  • 采用分段开挖,每段深度通常为0.8-1.0米,及时支护孔壁。
  • 对于土层采用锹、镐人工挖掘;遇岩石层可使用风镐或静态爆破。
  • 挖出的土石方通过卷扬机吊运至地面,并运至指定堆放点。
  1. 孔壁支护:
  • 在土质较差或地下水位较高区域,采用混凝土护壁或钢护筒支护,防止塌孔。
  • 护壁每节高度与挖孔段匹配,上下节间通过钢筋连接。
  1. 终孔验收:
  • 挖至设计标高后,检查孔深、孔径、垂直度及持力层岩性。
  • 清理孔底沉渣,并请监理单位验收。

三、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1. 钢筋笼在加工场按设计图纸制作,主筋焊接或机械连接,箍筋间距符合规范。
  2. 采用吊车将钢筋笼缓慢吊入桩孔,确保居中放置,避免碰撞孔壁。
  3. 安装后固定钢筋笼顶部,防止浇筑时上浮或偏移。

四、混凝土灌注

  1. 采用导管法浇筑混凝土,导管底距孔底30-50厘米。
  2. 连续灌注,控制浇筑速度,避免产生施工缝。
  3. 分层振捣密实,确保桩体完整性。
  4. 浇筑至设计标高后,超灌0.5-1.0米以保证桩头质量。

五、施工记录与质量控制

  1. 详细记录每根桩的开工时间、挖孔深度、地质情况、支护形式、钢筋安装及混凝土灌注数据。
  2. 关键控制点:
  • 孔深与持力层确认;
  • 钢筋笼规格与保护层厚度;
  • 混凝土坍落度与强度;
  • 桩身完整性检测(如低应变法)。

六、安全注意事项

  1. 施工前检测孔内有毒有害气体,并持续通风。
  2. 孔口设置防护栏和盖板,防止人员或杂物坠落。
  3. 井下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并设专人监护。
  4.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排除孔内积水。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需严格遵循设计与规范要求,通过精细化的过程控制和完整的施工记录,确保桩基工程质量与安全。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地质条件灵活调整工艺,为上部结构提供可靠支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nzywk.com/product/242.html

更新时间:2025-10-29 01:40:08

产品列表

PRODUCT